非洲动力源-健康信息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信息列表

 

如何判断感冒后是否“肺炎”?医生提醒:这4个方法可提前预警!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感冒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通常也不会太当回事,扛一扛,喝点热水,吃点感冒药,过几天也就好了。

详细展示

但有些时候,感冒后身体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慢慢恢复,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不适,甚至开始咳嗽得厉害,呼吸也变得不太顺畅。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担心,会不会是普通的感冒拖久了,变成了更严重的肺炎?毕竟,肺炎不像感冒那么简单,严重起来可是会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的。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搞明白感冒和肺炎的区别。

感冒本质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影响的范围主要是鼻腔、咽喉,最多扩散到气管,症状通常是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低烧等。

普通感冒不会导致肺部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身体免疫系统也能在几天到一周左右控制住病情,让症状逐渐消退。

细节呈现

但肺炎不一样,它影响的是肺部,属于下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肺泡里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氧气交换,让人出现呼吸困难。

相比普通感冒,肺炎的症状通常更剧烈,恢复时间也更长,部分情况下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有人可能会问,感冒真的会发展成肺炎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感冒不会直接变成肺炎,但如果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或细菌趁机深入下呼吸道,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以及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数据表明,每年因为感冒后并发肺炎住院的人数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空气干燥、温差变化大,病毒和细菌更容易活跃,感染风险也更高。

详细说明

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从普通感冒进展到了肺炎?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身体的变化。

有些症状看似和感冒相似,但实际已经在向肺炎发展,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及时意识到。

比如发热,感冒通常是低烧,一般在37℃到38℃之间,并且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身体的免疫系统能比较快地把温度降下来。

但如果温度一直维持在39℃甚至更高,吃退烧药效果也不好,或者反复高烧超过三天,那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意味着炎症已经波及到肺部,或者出现了细菌感染,而不是普通感冒那么简单。

细节介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症状是咳嗽。感冒的时候咳嗽通常比较轻,主要是嗓子发痒,偶尔咳几声,或者夜间咳嗽稍微多一点。

但肺炎的咳嗽就不同了,通常是持续性的,并且会有痰,痰液的颜色可能从白色变成黄色,甚至出现绿色、褐色、带血丝的情况。

这说明肺部的炎症已经比较严重,可能有大量的白细胞参与了炎症反应,甚至肺泡里的毛细血管也受到了影响。

研究表明,90%以上的肺炎患者都会出现剧烈咳嗽,并伴随大量痰液,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信号。

除了发烧和咳嗽,呼吸的变化也是判断肺炎的重要指标。感冒时虽然可能会觉得鼻塞,或者偶尔呼吸不畅,但通常不会影响肺部的供氧能力。

细节介绍

但如果发现自己开始出现明显的气短,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觉得喘不上气,或者胸口有压迫感,深呼吸时疼痛加重,那就要高度警惕了。

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肺部的炎症范围扩大,影响到了氧气的交换能力,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部分肺组织的实变或者积液。

研究发现,在肺炎患者中,大约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而严重者可能会伴随紫绀,也就是嘴唇或指甲发紫,说明血氧已经下降到了危险的水平。

还有一个较易被忽视的信号,即全身的疲劳感。普通感冒虽然会让人觉得无力,但一般不会影响日常活动,稍微休息一下就能缓解。

详细展示

但肺炎带来的疲劳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深层次的疲惫,即使休息也缓不过来,甚至稍微走动一下就觉得累得不行。

肺部感染会消耗诸多能量,身体对抗炎症时会持续乏力,严重时还影响食欲,使人食不下咽,进而致使身体愈发虚弱。

如果感冒后出现长时间的极度疲劳,伴随其他呼吸道症状,那就要警惕是不是肺炎已经在发展了。

这些症状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医学检查。

在医学领域,判断肺炎最为常见的方法当属影像学检查,诸如胸片或者CT,通过此类检查能够直观地察知肺部是否存在炎症病灶。

如果出现大片阴影,说明肺组织已经受到感染,这时候就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细节介绍

血液检测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方式,比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如果明显升高,说明可能有细菌感染,而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的水平也能提示炎症的严重程度。

研究数据表明,血液指标的变化在早期就可以反映肺部感染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炎。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来了,既然肺炎的危险性这么高,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感冒初期就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比如,有些人会选择服用抗生素预防,但这真的有效吗?抗生素于病毒感染是否起作用?滥用抗生素是否会引发更大的健康风险?

如果不使用抗生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感冒后肺炎的概率?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高富国,高永恒,金发光.外周血淋巴细胞衍生参数在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早期识别中的作用[J/OL].空军军医大学学报,1-10

细节介绍